義烏老匠:人力節省80%,外貿行業利潤提升的必殺技

這兩年下來,我們在伙伴云上認真地做業務記錄、財務的記錄,明確了我們到底有多少利潤,利潤比達到了多少,也分析出未來在算起報價的時候,應該是一個怎樣的比例才能保證盈利,才能夠保證公司處在一條良性發展的軌道上。
--義烏老匠創始人,彭美姿
企業介紹
義烏市老匠飾品廠(下文簡稱“義烏老匠”),成立于2008年,專業生產感溫變色、感紫外線(UV)變色、夜光系列類的合金飾品,技術成熟,生產經驗豐富,產品遠銷到世界三四十個國家和地區。
業務背景
“義烏又爆單了!”每逢全球性的活動、節日,我們總能看到這樣的新聞標題。
2023年,義烏進出口總額一舉突破5600億元,增速超過15%。在全球經濟下行的大背景下,如此出色的成績再一次彰顯了義烏商品、義烏企業逆流而上的韌性。
其中,義烏老匠在海外飾品領域一直以高性價比來打造產品口碑,然而隨著近年來原材料成本的大幅上漲,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和不斷變化的客戶需求,所面臨的成本控制、毛利率承壓等問題愈發嚴峻。
因此,企業就要在保證產品性價比不變的同時控制成本和提升毛利。但如果要在提升性價比和維持利潤率之間找到一個平衡,就需要企業主能夠算得清楚銷售額與成本之間的數字,但這往往是一名專業會計的領域。然而現在國內人力成本連年上漲,對于一家經由夫妻白手起家的小微企業而言,額外單獨招聘一名會計就意味著需要在為數不多的利潤中再抽取出來一部分,壓力反而會變得更大。
所以,如何在沒有專業會計的支持下,能夠讓公司收支成本清晰展現在自己眼前,用計算出的利潤、支出等數據來指導公司未來決策,就成為了公司創始人彭美姿尋找數字化轉型工具的核心訴求。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彭總在網上了解到了伙伴云,“以零代碼的方式搭建一套自己的系統”這種產品定位一下就擊中了彭總渴望徹底解決公司財務管理問題的決心。隨后她馬上聯系了伙伴云,并與伙伴云的技術團隊一起,對自身業務進行了全方位的數字化診斷。
作為傳統生產型企業,義烏老匠在營業之初并未重視成本管理,將更多重心放在了營業額層面。因此造成了公司流水不小,但利潤卻相對單薄的局面。展開來看,具體有以下四點問題:
- 成本敏感,賬務記錄混亂:小公司對于人力成本十分敏感,許多公司都不會單獨聘請會計,然而沒有專業的人就導致公司對數據不敏感,車間、倉庫、渠道、平臺等多條業務線單獨記錄各自的支出與收入,公司整體財務情況相當混亂,產品定價很難做到統一管控和靈活變動;
- 數據分散難統計,人工計算易出紕漏:不同業務的數據往往被多平臺管理,數據混亂且分散。此外從裝箱到出庫期間多為人工判定,十分容易丟單和漏單,不可避免會出現少發、漏發、錯發等情況,長久以來就會造成較大的業務損失;
- 渠道分散,投入產出比評估困難:每一個客戶的產品往往來自不同的渠道,如采購、生產、半成品采購、委外等。不能整合數據,就無法對客戶進行針對性分析,就不能計算出針對客戶在一定時間范圍內的投入產出比,進而無法對未來決策提供支持;
- 業務需求個性化,數字化成本變高:市面上數字化標品的靈活性不足,如果要管理更多維度的數據,就需要額外購買功能模塊。隨著管理模塊越來越多,用在數字化上的成本似乎成了一個“無底洞”。本來應用數字化是為了降本增效,現在錢卻越花越多。
解決方案
對于義烏老匠而言,伙伴云零代碼場景覆蓋全,自主開發的系統對于業務痛點的梳理更加清晰,更適用于業務當中。
首先,在成本梳理和分析決策層面,依托伙伴云強大的靈活性和可配置性,建立起能夠覆蓋全業務流程的數字化跨部門管理體系。通過將流程整合至一個工作區間之中,企業內部跨部門協作效率提升了70%,且數據集中在一個系統,可輕松實現數據的查詢,讓成本和利潤在后臺清晰可見;
其次,伙伴云為義烏老匠提供了針對不同客戶的數據分析能力,將該客戶商品在每一環節所消耗的成本支出進行統一呈現,以此來評估企業對該客戶的投入產出比,為后續決策提供數據支持;
最后,伙伴云能夠充分匹配相對復雜的裝箱出庫流程,裝箱明細自動生成發票信息,實現數據互通,開票量即為實際裝箱發貨量,杜絕少發貨、漏發貨。
落地成果
三年下來,如今義烏老匠的數據系統得到了統一,裝箱出庫流程實現了掃碼出庫和自動化生成發票,各流程的員工可以在一條工單內相互協作,整個業務體系有條不紊地運轉在伙伴云系統之中:
- 通過伙伴云的快捷按鈕完成了訂單的批量操作,如轉采購、轉委外、轉生產,完美解決了一個單子分多種處理方式的場景,提升了成員的操作體驗。當前一鍵處理,填寫關鍵信息就可以,平均訂單處理時長節省80%;
- 依靠伙伴云表格結構,先創建裝箱單,然后在裝箱單中自定義添加裝箱明細(添加支持掃碼添加),裝箱明細自動生成發票信息,實現數據互通,開票量即為實際裝箱發貨量,線上管理替代線下記錄,掃碼出庫,操作簡單,訂單出錯率降低95%;
- 基于伙伴云簡單上手的表格功能,全面實現了業務收支的詳細記錄,每一筆金額都可以對應到客戶/商品,進而通過伙伴云的聚合表及儀表盤完成數據分析的落地,實現了按照客戶/產品/時間的維度進行成本分析,清晰找到優質產品及優質客戶降低,低轉化率和虧損訂單概率,綜合利潤提升13%;
- 通過伙伴云的云表格,一名普通員工只需簡單的記錄公司在支出與收入方面的財務流水賬,在伙伴云上就可實現一鍵數據匯總,并搭建起公司層面的經營看板,將財務成本優化到極致。
成果展示
場景一:訂單處理場景
過去
義烏老匠的訂單來自海外多個地區,然而不同業務線之間的管理人員均有著各自的訂單管理方法,導致訂單處理方式多,數據記錄分散。當公司需要對業務訂單進行匯總時,往往需要手動拆分記錄,很容易出現丟單漏單的情況。
現在:
通過伙伴云的快捷按鈕完成訂單的批量操作,員工可在一條工單內實現轉采購、委外、生產等環節,完美解決了一個單子分多種處理方式的場景,極大提升了成員的操作體驗。
價值:
通過伙伴云整合不同的業務線,實現多條訂單的一鍵處理,各業務線的員工只需在工單上填寫關鍵信息,平均訂單處理時長能夠節省 80%,極大解放了公司層面對于流程管理的壓力。
場景二:財務分析場景
過去:
不同業務、部門之間的數據管理方式不一,意味著不同維度的數據之間存在著較大的數據鴻溝,各平臺之間的數據無法互通,難以比較,導致數據管理混亂,更談不上利用數據分析來為業務提供數據支撐。同時,作為一家夫妻兩人創立的家庭式公司,其收益與成本的關系十分緊密。在追求產品性價比的同時,就意味著現有的人員配置已經是確保公司毛利率合理的極限,難以再支撐起一名全職會計的人力支出。
現在:
基于伙伴云簡單上手的表格功能,全面實現了業務收支的詳細記錄,每一筆金額都可以對應到客戶以及商品維度,進而通過伙伴云的聚合表及儀表盤完成數據分析的落地,可按照客戶、產品、時間等維度進行成本分析,清晰找到優質的產品及客戶。
價值:
- 實時掌握業務健康情況,幫助企業快速分析一段時間內的企業經營盈利情況,降低轉化率和虧損訂單概率,綜合利潤提升13%;
- 只需用一名普通員工,對公司已發生的付款和收入簡單記錄在伙伴云上,就能實現從財務數據整理到企業經營報表展現,并通過找外部代理做賬的形式,將一年的財務成本壓縮至3萬左右。
場景三:貨物出庫場景
過去:
裝箱出庫流程數字化程度低,嚴重依賴于人工審核,然而人工的局限性已經帶來了多次由于多裝、漏記造成業務損失。
現在:
依靠伙伴云表格結構,可先創建裝箱單,然后在裝箱單下自定義添加裝箱明細(支持掃碼添加),裝箱明細自動生成發票信息,實現數據互通,開票量即為實際裝箱發貨量。
(伙伴云進銷存管理模板-出庫單樣圖)
價值:
用線上系統管理替代線下人工記錄,員工只需要在物料出庫時進行掃碼添加明細,操作簡單,確保出庫裝箱貨物與開票數據保持一致,將訂單出錯率降低 95%。
總結
使用伙伴云,確確實實可以根據企業自身的特點來設立一些特殊的管理字段,實現工具與業務的高度匹配。而且伙伴云做的最好的一點,是你們在不斷地進步、不斷地改進。這對于一家希望能夠長期使用下來的企業來說,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
--義烏老匠創始人,彭美姿
義烏老匠的數字化歷程,是義烏眾多生產制造型企業在數字化歷程中的一個縮影,也是一記數字化轉型的標桿。在應用伙伴云的這三年間,彭總摒棄了過去對生產環節和成本支出等場景的粗放管理模式,并成功建立起覆蓋成本明細管理、財務對賬、外貿預測等多場景的數字化平臺,整體的生產和管理成本得到大幅收縮,逐漸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了腳跟。
對于伙伴云的高度認可,表現在彭總與伙伴云團隊溝通的方方面面。“不將就”的彭總,在伙伴云的助力下,在數不勝數的義烏制造型企業當中,率先樹立起了夫妻企業數字化管理的標桿。在未來的道路上,義烏老匠將和伙伴云一起繼續探索和深化數字化轉型的各個方面,力求在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中保持領先地位。隨著數字化轉型的不斷深入,我們也期待看到更多這樣的企業,在新時代的浪潮中乘風破浪,勇往直前。
- 進銷存管理